长安城,李世民的秦王府!
侯君集跪在李世民面前哭诉说着李承道的勇武。
李世民越听,心中越是愤恨!
那小子拳毙奔马?那小子以一人之力杀败上百骑兵?那小子一记飞矛,扎死了刘师立?
李世民清楚地知道,刘师立和侯君集麾下的骑兵有多强。
而且这两人的勇力也远非常人能及,这两人,带着上百骑兵,围杀任何人,能够突围的,就已经是当世猛将,还能反杀的?
李世民脑海中只闪过两人的名字。
李元霸,宇文成都。
这两个变态或许可以做到。
那李承道小兔崽子,小小年纪就这般了得,假以时日再往大成长成长,那还了得,朕就是坐在了龙椅,岂不是也在摇摇欲坠之中。
想到如此,顿时觉得汗毛直竖“砰!”
李世民重重一掌,拍在了桌子上。
“你和刘师立,为何不上前围杀,若是配合骑兵出手,未必会败!”李世民找到了关键的节点!
侯君集也不解释,只是趴那儿不断的叩头。
他知道,这件事情的确是自己和刘师立被李承道给吓破了胆子。
想先看看情况,结果发现李承道的勇力着实太吓人,到那时他俩是万万不愿意上前拼命的。
李世民站了起来,咬牙切齿说道:“李承道不死,犹如在朕心里扎下一根刺,让朕寝食难安,尉迟恭!”
李世民一声大喝。
尉迟恭站出来。
李世民传令道:“迅速召集军中猛士,给我向玉门关方向搜寻李承道,同时引发缉拿画像,任何人抓住李承道,赏千金!无爵位者,封关内侯!有爵位者,晋升一品。”
尉迟恭面色严肃,他知道,这个封赏不可谓不重。
就连他也是眼馋不已!
“是!”
尉迟恭领命而出。
但是他很清楚,如果李承道一心潜逃,这时候恐怕已经很难追上的,唯一期望的,就是玉门关的守卫了。
作为大唐和突厥的门户,哪里管制极严,李承道想要直接从关门出塞外,近乎是不可能的!
这时候的李承道,骑着乌骓马,来到了距离玉门关不远的一座小镇上。
此时的他,血气平复,与常人无异。
恢复了正常的容貌。
他身上的衣服,已经换成了一身布衣,曾经的华服早已不见了踪影。
李承道来到镇上的一处小酒馆。
他牵着马,马上还配着一根钢矛,腰上跨着长刀,身背弓箭。
对于普通的老百姓而言,望而生畏。
李承道落座,点了一些吃食,大口吃了起来。
这两天他一直在吃干粮,马不停蹄的逃窜,就是希望在李世民命令传达到各地之前,通过关隘。
不得不说,他的做法是有效的,一路上,他近乎没有碰到什么人的阻拦。
吃喝完毕,李承道随口喝道:“小二,结账!”
那小二立刻跑了过来,说道:“这位爷,诚惠十二枚铜钱。”
李承道随手掏出一块散碎银子,喝道:“这些就当饭钱,再给我准备点干粮,卤肉!”
小二眉开眼笑,说道:“得嘞,爷您稍后。”
那块银子虽然不大,但是买完这些吃食,还能剩下不少。
小二转入堂后,李承道对掌柜的招了招手。
掌柜的走了过来,李承道笑道:“掌柜的,打听点事,我寻思弄点货物去关外卖,若想通关,可需什么凭证?”
掌柜的看了一眼李承道,说道:“这位客官说笑了,咱们大唐,历来禁止百姓出藩,这玉门关,是绝对不会放行的。”
李承道愣住了。
他是真的不知道。
大唐虽然以民风开放为名,不过他们的开放,是单向的,也就是说,许进不许出。
外国人,来大唐,除了能够享受很多政策性优惠,甚至能够不需要遵循唐朝的法律。
而国内的百姓,是不允许出关的。
甚至大名鼎鼎玄奘法师取经,也不是像西游记说的那样,唐皇送他云云。
实际上,他是偷渡出去的。
根据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》的说法,玄奘当年出国取经之所以要选择偷渡,是因朝廷「禁约百姓不许出蕃」。
听到掌柜的如是说,
李承道的脸色难看了起来。
这是什么意思?不能出关?
那样岂不就会束手被擒。
难道我李承道真得是命绝如此,被困此地。
他皱起眉头,看向掌柜的,掌柜的没有走,就立于他身旁,面带笑意的看着他。
李承道从怀里掏出一小块银子,递于掌柜,问道:“掌柜的,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?”
掌柜的把银钱收起,凑到李承道耳边,低声说道:“办法总比困难多的,不过若是客官自己可就很难了。”
接着他,慢慢说来。
正所谓上有政策,下有对策,这边境贸易,历来利润极大。
怎能完全禁止?
这玉门关附近,茫茫大山中,有着无数的山贼,马贼,但是同时,这里也有着商队的通行,这些世家豪商,往往配备大量武卒,偷偷出关,和突厥人进行贸易。
但是毫无疑问,也需要承担巨大的风险。
李承道想要出关,只能走这一条路!
飞卢小说网声明
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,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,涉黑(暴力、血腥)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,如发现违规作品,请向本站投诉。
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,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,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,请向本站投诉。
投诉邮箱:feiying@faloo.com 一经核实,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