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章医馆学医
嘉定府的商业街很是繁盛,城内店铺林立,有“有粮店、饭铺、糕点铺、杂货铺、布店、酒楼、钱庄、糕点铺、酒铺、布店、裁缝铺、中药铺、香料铺、蜡烛铺、金店、当铺、佛具店、刻书铺、古玩铺、屠宰巷、菜市口、各类商铺等等,有很多家境贫寒的孩子都去那里打工学手艺,日后慢慢熬成了师傅,生活也就有了保障。
罗氏族里有人介绍说府城里最大的医馆“久真堂”正在招收学徒,智祥可以去试试。老罗夫妇也认为学医很好,将来做一名郎中,起码生活不愁。
这一日,老罗夫妇带着智祥一同进城卖菜,顺便带儿子去医馆面试。
嘉定府城西南门是富人区,包括府衙、兵备道署、科举试院和文武庙都在这一带,而普通民宅和各色手工业匠人以及小商贩则聚居东北门附近。
老罗一家三口背着竹篓从南门进城,街道两侧商铺鳞次栉比,人流熙熙攘攘,十分的热闹。
医馆坐落于府城西街,朱红色的大门,屋檐下嵌一块“久真堂”横匾。据说这家医馆的创始人名叫黄元御,深受皇帝器重,年过四旬,出身名门书第世家,医术极好,人称“四川第一道医”。御赐亲书:“妙悟歧黄”。
久真堂在全四川开有多家分店,是皇帝为了平定大金川土司莎罗奔而组建的国医馆,其正堂之上悬挂着东汉名医张仲景的画像,楹联上书:治人之术广济世,伤寒大论独擎天。两侧通壁满是木橱药斗,珍稀药材极多,是府城内最大的医馆。
“这孩子是来面试学徒的么?”柜台后的账房先生望了一眼老罗,问瑛娘道。
“是的。”瑛娘小心回答。
那人仔细的打量着智祥,然后点点头说:“押金带来了么?”
“什么?”瑛娘不解的问道。
“凡进久真堂国医馆做学徒者,需付押金纹银二十两,这是行规。”
瑛娘一听傻了眼,即使不吃不喝卖一年菜,也积攒不下来二十两银子啊。
三人垂头丧气的出了久真堂,学医不成,看来只有让儿子去城北杂货铺那边学点小手艺了。
在“久真堂”的斜对面,街角处有一间不起眼儿的小药铺,斑驳的青砖墙,屋顶生有几簇杂草,屋檐下铁环连缀吊着个木鱼形药幌子,门楣上挂块脏兮兮的小匾额,上面写着“道岐医馆”。
“娘,对面那家好像也是医馆。”智祥指向那间小药铺。
“唉,娘没有那么多的押金。”瑛娘叹了口气。
老罗拄着木棍,盲眼望向对面,轻声说:“他娘,去看看吧,幸许那边要的押金少。”
“好吧。”瑛娘望着智祥苦笑了一下,搀扶着老莫走了过去。
进得门来,迎面墙壁上嵌有一个神龛,供奉着一个面目慈祥的泥塑瘦老头,手中握着几株药草。两面书有楹联:书著千金,肘后灵通今古远;丹还九炼,壶中神化天地空。后来得知,那老头便是药王孙思邈。
城里的药铺,大都是前厅药柜,后面为诊室,求医者先到里间诊病,开好方子后拿到外面来算账和取药。
“是来看病的么?”柜台后转出来一长衫老者,满脸的皱纹,精神状态颇好,一绺山羊胡子,说话时露出参差不齐的黄牙。
“先生,您们这儿招不招学徒?”瑛娘小心翼翼的问道。
“学徒?”老者愣了下神儿,打量着对方,然后缓缓说道,“我铺子里倒是缺个人手。”
“您看这孩子行吗?”
“嗯,身体还蛮结实的,可以试试。”老者目光落在智祥身上。
“要收押金么?”瑛娘迟疑的问道。
“要什么押金,”老者胡子一扬,不忿的说道,“对面那些所谓的国医馆招学徒才要银子,老夫只看人品,就是不收押金。”
老罗夫妇一听大喜过望,连声道谢。
“老夫赖道歧,这间医馆就是我开的,这孩子叫什么?”
“罗智祥。”
“叫他明天过来吧。”赖道岐爽快的答应了。
当晚,瑛娘炒了几个菜,老罗还喝了几口烧酒,智祥在城里学医,全家人都很高兴。瑛娘百般嘱咐志祥,出门在外处处要听掌柜的话,用心学医,将来当个好郎中,生活就再也不愁了。
第二天一早,智祥背着包袱进城,老罗夫妇俩一直送他到村口,瑛娘望着孩子远去的背影,禁不住落下泪来。
在药铺做学徒,跟学别的手艺不同,有学“道医”和“生意”之分。如果学道医,须得先读几年《老子》、《易经》等道家经典,打好文化底子,在先生的指导下再去读医书,基础好才学得扎实,古谚云:“秀才学医,笼中抓鸡”便是这个道理。之后随先生侍诊,学习如何诊病、用方及开药,经过实践练达,若要出徒自己开诊,非下个十年八年的苦功不可。如果进药铺只是当作一门生意来学,则简单得多,但也必须掌握一定的医药知识,常言道:“师父领进门,学艺在个人”,全凭自己的悟性了。
从这一天开始,智祥便正式开始了学医生涯。
道岐医馆只有他们两个人,每日里除了侍奉赖道岐的日常起居、端茶倒夜壶以及洗菜烧饭刷碗等零碎杂务外,余下的时间才学习药铺的生意。
药铺生意大致分为挑簸晾晒和切打团吊。
凡购进的中草药材,都需要进一步的加工。挑除杂质,簸出尘土和细小杂物,无须暴晒的,要风干和阴干。此外,一般药铺都按“配本”自行配制成药。具体说来,先用药刀和脚蹬铁碾子把整药轧碎,再打成水丸或团成蜜丸,最后蜜丸用蜡皮封严,称之为吊蜡皮。
智祥干起活来细心麻利,上手很快,赖道岐十分满意。
瑛娘进城卖菜的时候,时常会送一些新鲜蔬菜过来,顺便瞧一眼智祥,见儿子和赖道歧相处还融洽,也就放心了。
每到晚饭时,赖道岐一口酒落肚,就照例发起了牢骚,说来说去,还是怪那久真堂名声响亮抢走了药铺生意。酒至半酣,又开始讲述自己年轻时闯荡江湖如何风光以及一些民间医林异事,智祥倒也听得津津有味。
赖道岐少年学医,与御医“黄元御”曾是同门师兄弟,后来因为医死了人,遭江湖仇家追杀,只得远避家乡在嘉定府城内开了间医馆。由于医术不怎么出名,上门求医者寥寥,收入很少,只能够勉强度日,因而铺内不但缺少人参、灵芝、鹿茸、虎骨等一些珍贵的药材,就连一般便宜的草药也储备得不多。
早上,智祥看见对门久真堂门前集合了十余名学徒,年岁大的有二十出头,小的与自己相仿,都身背着药篓,看来是要上山采药去。
“先生,店里草药不多了,我也想跟着去采些回来。”智祥指着前面那群人对赖道岐说。
赖道岐点头应允了。
智祥背起药篓,带了些干粮,拎着小药锄悄悄地尾随在了久真堂采药队伍的后面。
自从来药铺当学徒以来,智祥虽然对中草药有所了解,但上山采药却还是头一回。平日里寸步不离医馆,能出外透透气心情格外的好。
峨眉山方圆百里,中草药种类众多,如当归、川贝、灵芝、麦冬、柴胡、草乌、丹参、黄芩、天南星、半夏以及车前子、金钱草等,有的猎户偶尔还能打到麝鹿、毛冠鹿、猪獾、小麂、豹猫、斑羚、或黑熊等稀罕动物,卖到城里的麝香、豹骨和熊胆价钱很高,只有像久真堂那样的大铺子才能收,赖道想都不敢想。
进入到高山灌木丛里,草药开始逐渐多了起来,久真堂的学徒们四面散开分头寻找,志祥混入其间,并无人察觉。
一直到午后,智祥只采到些麦冬、柴胡及牛蒡之类的草药,不足四五十株,而久真堂的学徒们,则大都装满了大半个药篓。
智祥坐在一道清澈的溪水旁,拿出干粮饮着溪水填饱了肚子。那些九真堂的学徒们经常上山采药,自然比不上他们,不过自己出身猎户,小时候听惯了村里大人们讲述的狩猎故事,索性不如抓点什么回去也好。
他沿着溪流向上攀登,同时注意聆听着岸边草丛里的动静,不久便有了发现。
不远处阴凉潮湿的灌木丛里,发出了轻微的窸窸窣窣声音,水边泥地上留有清晰地五趾足印,中间第三趾尤长,智祥知道那是穿山甲,鳞片可以入药,而且价钱不菲。穿山甲动作迟缓,一般只有夜里才出来觅食白蚁,白天离开巢穴则很少见,大都是出来排便的,这东西爱干净,绝不肯弄脏自己的窝。
他蹑手蹑脚的追踪过去,那只黑褐色的穿山甲似乎觉察到了危险,正要一头钻入土洞时,智祥迅速抓起一把泥土甩了过去,穿山甲遇袭随即缩成一团,以坚硬的鳞甲抵御敌人。
智祥跳过去一把抱起它,掂量一下,足有五六斤重,是一只成年雄性穿山甲。放入药篓后,智祥高高兴兴的下山,颠簸中的穿山甲始终团着身子,一动不动。
赖道岐见智祥捉到了穿山甲,口中连连称赞:“道岐医馆的人就是比久真堂强,老夫没有看错人。”当即宰杀后炖了满满一锅肉,鳞片则挂起晾干入药。
晚上,赖道岐喝得满脸通红,夹起红扑扑的肉块,随口哼起了汤药小调:“白通草,穿山甲,妇人食了气色好,哎呀呀。”
趁着他高兴,智祥提出平时多去上山采药,以弥补店里药材的不足,赖道岐认为这主意不错,遂满口答应。
智祥回到了自己的房间,继续按照秘籍中的腹部逆呼吸练气。一段时间以来,他感到自己的肺活量大增,今天爬山也未曾觉得累,只不过闭嘴说话仍是含糊不清,看来火候还不到。
随后的半年里,只要天气好,智祥都会去采药,开始是在北坡,以后越行越远翻过山垭到西坡。峨眉山周边以西坡中草药最多,只不过山高路险,悬崖峭壁且多毒虫猛兽,人迹罕至。智祥有时一去两三日,但每次回来都是满载而归,连一些名贵的川贝、天麻、以及白芨、灵芝等也有不少。赖道岐的药柜渐渐满了,道岐医馆的生意也开始有了好转。
飞卢小说网声明
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,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,涉黑(暴力、血腥)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,如发现违规作品,请向本站投诉。
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,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,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,请向本站投诉。
投诉邮箱:feiying@faloo.com 一经核实,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。